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2019-04-04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安子c峰: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有三道坎:第一道坎是对互联网的认识是否到位,是思路和思维的坎,不仅是老板的认识,还有全体员工甚至整个渠道的认识;第二道坎是技术坎,如何去做出适应自身体系的互联网模式;第三道坎是融合的坎,能否解决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人的互联等问题。

@半山一片林木也:能量守恒这个原理作用于普洱茶市场的时候,契合点就是供需平衡。产能明显过大必然走向衰退,每个茶人都想多做茶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直接就垮了。看看市场上到处充斥着的曼松弯弓冰岛昔归老班章吧,自作孽呀。

@茶仙僧:茶叶审评多个环节里面,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同学里有擅长看的,颜色大小一点点差异都能被他看到。有不懂看,鼻子却特别好的。更有不看不嗅口感却极好的。互相了解彼此的长短,约一起去店里评茶,能看的人先看,鼻子好的接过来嗅,最后味觉好的一饮而尽。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味觉好的人是幸运的。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半山一片林木也:老伯下午与几位茶人喝茶,被问到身为老茶客如何看待眼下的普洱茶市场。老伯直白地来了一句,你们都少做点茶,这市场恐怕就好起来了。

@茶仙僧:一个师妹要考茶艺做茶席找我商量。她说主题想好了叫“初心”,我说听起来纯净本真好。她继续说想把绿茶用碗泡加上莲子芯,用日本手作的玻璃碗,贵!纠结好久才定。但配什么茶勺呢?梦里都在想。杯子也在找配套的,白色的茶服天天看都不满意,还有茶盘…我说主题真应该叫“苦心”!否则评委意识不到。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海绵宝宝喵喵哒:茶艺师已经被很多人弄的一文不值,就像这些年的老师,碰见一个人就叫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茶艺师是茶的灵魂得以升华,不是用来摆花架子骗钱的,想用心去教导一部分爱茶人士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岩茶村长--想喝正岩大红袍请进来:人老见识广,茶老显滋味。许多茶人都喜欢喝老丛水仙,都是迷恋树龄带来的醇厚的滋味,事实上时间带给老丛水仙远不止这些。都说“醇不过水仙”,如水帘洞的水仙的茶汤醇和甘爽,而水帘洞的百年老丛水仙醇和之外多了辛锐感和浓厚度,这是老丛才会有的味觉冲击感。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陶和茶:红茶的“冷后浑”:因儿茶素含量高,当茶温度下降到16°左右时,儿茶素与咖啡碱络合,就会产生;重新加热,茶汤又恢复红亮透明的原状。“浑”的表现是“棕色乳浊状凝体”,多见于优质大叶种红茶。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茶叶哥朱茗:“香在无寻处”。扑面而来,通常都缺乏深度,不经意间弥散而来的,反而更加悠长耐人寻味。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茶亦然。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悦茶时光: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认为茶叶很难以香味闻名,何况以兰花香来确定茶香的品位,乃是咫尺之见,这个观点我也很赞同,现代人喝茶,动不动就说兰花香,事实上做香对于茶来说是容易的,但要做到香水融合,香沉于水,汤感稠滑,滋味丰富浓郁而多变,再有气韵与特质,才是最难的。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普洱杂志社:异味物质的存在使茶叶吸收异味,品质产生劣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茶叶是一个多孔的疏松体,富含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这些特性使茶叶极易吸收异味,因此,在陈化室内不能存放其他有异味的物质,诸如香皂、樟脑、油漆、香烟等;否则茶叶会吸附异味而变质,还要注意必要的通风换气。

@茶坊第一家:花茶即为秋茶。于9月至11月初采收。这时正是丰收季节,谷花飘香,田野一片金黄,故称谷花茶。这一时节的高山区古茶园天气晴爽,十分有利于花香型芳香物质的形成,故谷花茶常有季节性高香,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谷花茶芽头粗壮,叶片饱满,香气独特,口感醇和。

茶人微语录|传统茶企面对“互联网+”的三道坎

@AsiaJunko:老茶,是茶叶离开土地蕴养后的另一种生长。并非任何茶都值得存,好茶才有藏的价值,才能经受住时间的磨炼,才能在数年、数十年后每一口茶汤依然保有力量!!!

本文经微博整理发布,经代表博主观点。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