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滇茶:三分天下?

滇茶:三分天下?

2019-04-04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滇茶:三分天下?

7月2日,做了多年茶行当的张峰在位于官南路的康乐茶叶市场自己开的茶行里,无聊地品着那壶被誉为茶中极品的普洱茶。看到记者的到访,张峰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起喝茶。

“1年多时间了,来买茶的人还是不见增加,品茶也就成了自己每天在店里的主要工作。”张一边喝茶,一边无奈地告诉记者。

再到市场里的另外几家茶店里看看也是一样,家家茶行都显得门庭冷落。

“以前能卖到300元的一块茶饼,现在也就卖到100多元;以前能卖到100元的茶饼,现在也只能卖到几十元,甚至十几元。”张苦笑道,反倒是和普洱茶在一起销售且比较平稳的铁观音红茶绿茶,还有菊花茶的生意都要比普洱茶好很多。

而据记者了解,在普洱茶盛行时,在市场里做茶生意的100多户茶商家家都将普洱茶摆在店里最醒目的位置,而现在很多人都处在骑虎难下的境地。

“我们这个市场里几乎70%以上的店铺都主营普洱茶,并且今年以来大家都在惨淡经营,只有周末才有零星的客人光临。”张说,以前的时候,买普洱茶用来收藏的比较多,而今年几乎没有人买来收藏,现在买的都是零买,买了自己喝点,大批量走得很少了。

物以稀为贵

与张的景况截然相反,汪俞忠正坐在地处西双版纳的云南茶叶研究所的“云茶园”紫娟阁内,看着人来人往的“品茶”团队,思索着研究所下一步研发的重点。

汪是云南茶叶研究所的所长,几年前,茶叶所与当地一家企业联合开了这家“云茶园”紫娟阁,生意一直十分火爆。

究其原因,“得益于我所历经多年努力,利用人工授粉杂交技术选育出的特、优新品种——‘紫娟’”。汪说。

“‘紫娟’为我国首次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茶树品种”,汪自豪说,属我国特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填补了我国茶树特色品种育种的空白。

“到我们这里来的客人,很多是冲着‘紫娟’的名气而来的。”说到这,汪拿出了几片叶呈紫色的“紫娟”放入茶杯中,很快,茶水变为了紫红色。记者呷了一口,口底回味生津,香气扑鼻。“泡一壶紫娟茶,平均每人每天需要800元才能消费。”汪说。

“紫娟在市场上的价格已卖到1.8万元1饼(400克),紫娟的种苗价格是普通茶树种苗价格的几十倍。”汪说,目前,只有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等地零星地种植了1万多亩。

“物以稀为贵。”汪由衷感慨,这都是科研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呀。

“疯狂跳舞”

与此同时,张峰坐在茶行里仍在回味着当时普洱茶“疯狂跳舞”的盛况:“疯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一筒1975年的老茶,2003年前后每片大约就1000元钱,一包7000元,2005年、2006年可就不一样了,7000元你连半片都买不到。”

“疯狂”在云南几大茶叶产地持续蔓延,很多茶商冬天就跑到茶农家里收购茶叶,而这时的茶叶甚至还看不到一点新芽的踪影。

但2007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如著名的“大益8242”价格曾经飙升至每件2.1万元,但下半年就算标出8000元的成本价还是无人问津;一直坚挺的西双版纳老班章毛料茶也从1250元跌到800元;2008年初更是全线下挫,如下关甲级沱茶从每公斤400元降至210元,跌幅近一半……

而据记者了解,2008年以来,云南普洱茶坠入谷底,身价普遍缩水50%至70%。业内的估算是,普洱茶市场迄今“蒸发”了300多亿元,普洱茶业一头跌入“冰河期”。

“是生是死?很多卖家当时就完蛋了,倒下一大片,云南普洱茶的前景顿时让人揪心……”张说,幸亏我当时走得及时,跑掉了一批货,不然现在就更惨了。

对于当前自己所处的景况,张认为,没办法,只有慢慢等了。

“神话”破灭

那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从普洱茶的暴涨中获利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绿茶、铁观音,把所有的资金都压在普洱茶身上。实际上,“我们认为,滇红、滇绿茶的机会来了。”汪俞忠也在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当时,普洱茶疯狂炒作时,也有人劝过我们为什么不放弃绿茶、红茶的研究,去搞普洱茶。”汪说,我们有我们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

事实上,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通过发挥云南省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系统选育技术,选育优质红茶品种,提高了滇红在国际市场竞争力;采用人工授粉杂交技术选育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改变了云南大叶茶制绿茶香低、味苦涩的品质通病,增强了滇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汪说。

紫娟只是我们众多科研成果中的一个,我们的成果还有很多,如“云茶1号”、“云海银梭”、“滇红金针”、“滇红香曲”等等。

“上述优良品种直接带动了我省红茶、绿茶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改变了我省过去品种单一局面,为云南红绿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汪说,近3年累计推广良种茶园60多万亩,名优红绿茶新工艺加工技术在临沧、保山、德宏等州市得到较大范围应用,形成了产业关键技术和规模化产品,3年共新增茶叶2569万千克,直接新增产值达5亿元。

“在普洱茶陷入低迷时期,很多普洱茶销售商和种植农户损失巨大,而选择推广种植我们茶叶良种的农户不仅没有受到损失,收入相反还有很大增长。”汪说。

“过山车”背后的思考

回顾这一轮“过山车”式的普洱茶行情,汪认为,脱离市场需求是一大主因。在爆炒普洱茶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滇红茶、滇绿茶蕴藏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普洱茶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收藏市场,而对于更有潜力的直接消费市场却淡然处之。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产业一下子跌入谷底的重要原因。

此外,云南的普洱茶产业,甚至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存在着种植管理水平粗放、低产茶园比重大,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品牌建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

而在张峰看来,普洱茶产业的问题还不仅如此,他认为,目前做普洱茶的门槛太低,直接导致了普洱茶市场的鱼龙混杂。

他认为,这个行业要想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企业苦练内功,规范生产、规范经营,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另一方面,当务之急就是把一些小的、乱的厂关闭掉。还有就是,用法律来保障普洱茶的质量和数量,比如像法国红酒那样规定它一年只可以生产多少,但这个只限于高端产品。

“政府的引导是一方面,企业的努力也是必须的,法律的约束更是必不可少”,汪认为,我们必须遵循着市场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汪看来,未来的云南茶市场一个是大众的市场,以快速消费品为主,应该占到云南茶生产的90%以上。

资料显示,云南省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从2007年下半年至今,占云南茶叶主要份额的普洱茶价格持续下滑,目前普洱茶毛茶价格仅为2007年上半年的1/5,大量普洱茶加工企业停产,无力收购毛茶,一些茶园出现弃采茶叶。

普洱茶种植面积已从2007年的60%下降到2008年的50%。有权威人士指出,今年要进一步调整到30%。

在这个快速消费茶叶市场中,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应该是各占1/3。“三分天下,才能均衡发展。”汪认为。

另外一个是中高端市场,即用来收藏的奢侈品市场,两个市场协调发展,“只有这样,这个产业的发展才是良性的。”汪说。(发布日期:2009-07-09)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