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中国茶营销(二):茶企快速规模化的三大法宝

中国茶营销(二):茶企快速规模化的三大法宝

2019-04-04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中国茶营销(二):茶企快速规模化的三大法宝

做好中国茶的营销,心(意志与愿景)、力(资源)、法(方法)都需要,最终心、力、法还是归结到人,做茶的经营者与做茶营销的外脑,有以下几种类型:

不甚知者:这类人没有喝茶的生活习惯、自己不好茶、或偶尔浅尝者,对于中国茶广博的品类细分感觉复杂,也不知其中之差别,这些人谈茶眼里只有立顿,不懂何为“中国茶”,这样的人谈中国茶营销,是将无知当做创意的盲人摸象者。

偏知者:有喝茶习惯的未必真懂品茶,这里有经济条件与个人生活偏好的双重影响。

广知者:懂得品茶的未必能跳出个人地域的偏好,对各种茶品类都能有持续品饮,这里也有个人性格与生活机遇的双重影响。

营知者:阅历中国各区域茶,未必能够用营销眼看中国茶产业及经营。

不懂中国茶,不能做好中国茶营销;不知品味茶与大众消费差别的,也做不好中国茶营销;不能跳出所谓的“中国茶文化”,用营销眼洞察消费者饮茶习性(习惯+规律)的,也做不好中国茶营销。

中国茶的任何一个细分品类的基本状况都是:有大消费没有大品牌。这说明规模化的关键障碍,不在茶品类及消费,而是做茶人不懂快速规模化的营销之道。

中国茶企做不大、产业高度分散的格局已共知多年,集约化、规模化、农场化等整治药方也都开了出来,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各路资本、传统茶商都跃跃欲试,茶叶市场看起来也越来越热,到处都在做品牌,为什么到现在最大的茶企(中茶)不过15亿元,品牌茶(竹叶青)也只有5亿多元?

品牌茶专卖店到处开起来了,真正全国性、甚至地区性的强势品牌却没有,到处是店面装修风格类似、品牌名称不同的茶叶专卖店。这正是茶叶品牌分散的一个真实反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格局?谁?凭什么去改变?

中国茶的问题并不深奥,甚至因为不深奥而被解读得过分复杂。

茶产业没有形成集约化的原因只有一个:产业集中化驱动力的落脚点找错了。

改变种植模式、改变农场的产权结构、加强农场的产业化管理程度,这些通过上游资源整合达到行业集中度的“类地产”模式,不要说中国地方利益分割严重、地产资源过大,就算把中国茶半壁江山都划给中茶这样的国字号,它也不过是把各种马铃薯放在一个袋子里,不会产生真正的品牌消费。

中国茶叶行业整合的驱动力,只能来自下游,即消费者认知的产品品牌成熟-----品牌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才会形成以市场整合带动产地资源整合的良性循环。

原因很简单:中国茶不是石油、不是电信、不是水务、不是电力,甚至不是烟草,垄断势力犯不上为这些众口难调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操心烦神,见到哪个垄断势力要去垄断中国的馒头或中餐吗?

中国茶的核心问题,是茶企都没有按消费品营销的套路(即规律规则)出牌。

消费品营销的关键成功因素,核心是三点,按优先性从大到小排列:1、消费者化的产品(含产品的品牌化);2、水平与垂直可扩展的渠道;3、以小博大的传播。

消费者化的产品(品牌):

就是要根据品类消费者的实际状况,对产品满足的消费群进行定位,不能以为开个专卖店,就什么产品都能卖,这种没有消费者定位的产品模式,只能让茶企的专卖店半死不活、专而不卖。

水平与垂直可扩展的渠道:

水平扩展指渠道模式的数量增加,如想KA终端铺货、连锁专卖店等;垂直扩展指渠道类型的覆盖程度及各渠道之间的关联性,如实体渠道与电子商务渠道的互动、直销渠道与实体门店的互动等。渠道模式要具备水平与垂直的可扩展性,才能对市场覆盖率与市场占有率起到推动作用。

以小博大的传播:

产品(品牌)、渠道模式确定,传播的诉求及媒体也就容易确定。只有目的明确、目标清晰,传播才能做到“以小博大”。现在茶企在上述两个问题都不清晰的情况下,先开始“做品牌”----请明星代言人、央视或卫视广告等。品牌意识很好、费用花了不少,但对于销量的拉动作用有限,只能以招商广告自我安慰一下。这不是以小博大的传播,而是花钱买吆喝。

中国茶企如何突破规模化僵局?

讲战略嫌大,讲战术嫌小,还是先从做消费品营销的ABC做起,有重点、有系统地造一艘可持续增长的“模式之船”。

中国茶的快速规模化之路,要立足于三大法宝,总结适用于具体茶企的“一以贯之的战略运营系统”----即将中国茶快速规模化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茶企的资源实际相结合,提炼出独一无二的快速规模化战略,这是茶企打破规模瓶颈的关键第一步,是中国茶营销之本。

本立然后道生,有道方可谈法、优术、谋势。

附注:

快速规模化定义:三个不等于、一个等于

≠快速集中化(寡头化、垄断化)

≠大众化

≠低端化

=在细分品类或市场里成为强势品牌

文/史贤龙(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