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问世能为行业带来什么?

“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问世能为行业带来什么?

2019-04-04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问世能为行业带来什么?

5月10日,第二个“中国品牌日”。

就在前一天,在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中国集群品牌联盟正式成立。

就在一个月前,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品牌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茶叶品牌发展研讨会在浙江新昌举行。

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成立有何意义?

4月10日的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旨在团结行业内外单位,推动茶叶品牌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其价值体现在:

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新成立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品牌发展工作委员,将专门组织推动中国茶叶产业品牌建设。成立仪式上选举产生了由94家单位组成的中茶协品牌委第一届委员会,推选产生了茶叶品牌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以及联盟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茶协品牌委、茶叶品牌联盟相关管理办法、公约和工作计划等。

二、有利于推动中国茶叶产业从以“公用品牌”为主,向企业品牌过渡升级,进而推动中国茶叶产业从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品牌经济迈进,为中国茶叶产业、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联盟将如何开展茶叶产业品牌工作?

新成立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品牌发展工作委员,在成立仪式上通过工作计划,明确了今后品牌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一、大力开展品牌服务:将通过构建品牌服务体系框架、开展品牌综合研究、参与品牌标准体系建面向会员开展品牌咨询、组织开展品牌业务培训、组织参与品牌评估等工作内容,为茶行业企业进行服务。

二、积极推动品牌保护:具体包括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侵权行为、提高会员品牌保护意识、倡导行业自律等。

三、切实加强品牌宣传:参与品牌主题推介活动、加强媒体品牌宣传合作对接等。

四、推动开展品牌合作:除加强行业内部合作外,增进与行业外部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品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茶叶产业品牌建设难点在哪里?

一、需要实事求是分析认识中国茶品牌的产业基础

品牌建设中质量是基础,效益是目标,标准是条件,法治是保障。但中国茶产业上游生产企业过多、过小、过散,为产品质量、规模效益、标准推广、市场治理带来一系列难题。品牌必须建立在规模、标准、效益之上,因此六七万家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是必然的客观现实;

而且从目前中国农业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看,虽然农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占70%以上的生产主体还是小农规模,茶产业上游的分散经营也将是长期的、合理的存在。这是正确认识中国茶产业品牌建设背景时,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的现实出发点。盲目用立顿模式来生搬硬套中国茶产业,肯定不行。

二、需要积极有为探索中国特色的茶产业品牌之路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需要,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不久前,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在《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一文中说,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很高,这类国家要实行现代化,难度最大,非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不可!他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三农”问题要靠城镇化来解决,只要让农民都进了城,“三农”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样的看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将永远存在。因此,农村发展除了借助外力之外,还必须发挥自身内在的活力。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什么农村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在适应新形势,这也说明乡村振兴有其内在的客观要求。

具体到茶产业,它不仅为茶农提供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产业,还蕴含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分散的茶农、家庭经营主体、合作社,如何与品牌对接,显然立顿的路子走不通。需要我们甚至后面几代的茶农与经营者持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牌之路。

具体到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茶周刊》认为目前茶产业品牌建设需要从几个方面推进:

第一是通过提高生产管理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茶叶生产的安全意识、品质意识、标准意识,通过持续不断提升茶农的科学生产素质,为品牌建设提供思想与理念的对接基础。

第二是通过产业链利益分配的调整,让参与公司+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茶农获得品牌溢价的好处,在现实积极性上强化上下游的产业关联,为品牌建设打通利益链、人心链、组织链。

第三是发挥政府和产业协会、品牌联盟的管理和维护作用,通过企业自律,打假扶优,壮打品牌,净化市场,逐步使中国茶产业品牌的格局跟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步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茶农收益、市场接受的品牌发展之路。(文章来源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