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茶文化不是惺惺作态!

茶文化不是惺惺作态!

2019-04-04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茶文化不是惺惺作态!

最近茶圈事件频出,“老班章被代言”“武夷岩茶的天价内幕”“广州破获假茶大案”等刚刚尘埃落定,一篇题为《穿茶服戴佛珠就是“茶人”了?》的文章,又让茶文化这一永不落幕的话题水花迭起。

文中说到,茶服、茶饰作为茶文化衍生品,近些年在专业茶人和茶叶爱好者中间引领潮流,但是有些人过分地注重这些外在的修饰,乃至你追我赶地高价购买,大有不穿茶服就不能体现飘逸隽婉、不带茶饰就无法彰显低调的奢华之势,而且大受追捧。

茶文化一向争议不断。有人美其名曰“虚玄高深”;然而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说不清道不明”“不清不楚可以糊弄人”。飘在云里雾里的茶文化,究竟如何才能露出常年不落地的脚,让大众百姓感受到:原来,这是我们也摸得到、看得懂的东西。

分清本末:爱茶之意应在茶,不在乎装饰道具也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茶文化?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王玲,著有《中国茶文化》一书,书中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为中国茶文化作了一个客观中肯的定义。

从广义方面看,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美术、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旅游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从狭义上解释,则独指落在人们的“精神感悟”,指茶所能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注重文化的精神形态展现,以雅为主,集中表现于诗词书画、品茗歌舞、音乐灯光等带给人们的清心高雅的内心享受。

总而言之,茶文化既可以融入并展现于外在,还能够润泽升华至精神,凡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都可算是茶文化的表现。

了解了这些,再看文初提及的那篇文章中出现的现象,则属于本末倒置:明明想通过特别的服饰烘托气氛,更好地传递出茶带来的精神享受;可事实上,无论是泡茶者还是喝茶人,却把注意力从茶身上转移至外在修饰之美,脱离了茶文化的主题;加之大家偏又纷纷效仿,在涉茶环境和日常生活都要素袍古饰,不然难称“茶人”之名;而这让业外人士难免以为“贵圈很深”,因此敬而远之。难怪马来西亚知名茶人许玉莲对此现象曾感慨道,“掉入了泡茶的另一个陷阱”。

茶文化不是惺惺作态!

传播落地:让茶文化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态

说到茶文化的精神层面,也让很多业余爱好者望而生畏。这里有太多不可名状的高远境界,甚至不少行内人也表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茶文化是茶这一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以为,既然重要那必然是希望传播得更广,并非束之高阁,而这就取决于宣传方式和内容是否贴合大众以利于让更多的人接受认可。从这一点看,一些海外销茶国家确实做得有创意、有果效。

今年6月,在英国本土节日“GreatEstateFestival”的最后一天,康沃尔郡举行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英式奶油茶派对,共有751人参加;而在今年4月,同在康沃尔郡的泰格斯南庄园也举行了一场茶叶节活动,共吸引5000位客人参与,一同饮茶、吃点心、聊天。记者在与该项目的负责人乔纳森·琼斯的联络中得知,茶叶节是泰格斯南庄园首创,本次是自十年前创办该活动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他们又鼓励其他地方效仿,以茶为媒,让更多人融入其中,亲身感受茶的美好。

美国茶叶委员会近两年推出了喝茶晒照交友的活动,无论是用一杯热茶开始冬天寒冷的清晨,或是睡前煮上一壶香茶告别忙碌的一天,都可以以照片、视频或文字的形式分享在推特平台,贴上#IndividualiTEA的标签并@TeaCouncil,幸运的话不仅可以获得奖金还可以获赠一年的茶。据主办方美国茶叶委员会主席彼得·高吉表示,发起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国家热茶节,另一方面也很期待看到爱茶人们以各种有趣的方式展示饮茶。活动旨在宣传表达每一杯茶背后的故事,让爱茶人彼此亲近、加深了解,更是为了传递饮茶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之相较,我们以茶艺表演和涉茶艺术行为为代表的茶文化传播,显得更加精致,但也更加小众。虽然这是中国茶文化独有的特色,但在推广的过程中,普及度和接受度就略显不足。

反哺行业:融彼之优塑吾之强,让文化与时偕行

如果给文化打个比喻,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处于变化的软体生物,不抗拒外来事物的渗入,并在吸收之后扩大自身的生长。包容、融合与再生,是文化的本质特性,茶文化亦当如此。

然而,中国茶文化的呈现方式大部分还是保持“老本色”,或是生硬地附上另一种茶文化。如今,我们的消费市场接纳了许多非中国原有的茶文化,如茶包、冰茶、冷萃茶、抹茶等,但中国茶文化却鲜能将其融于自身,加以化用,仿佛只是在“中国茶饮市场”这幅画中贴上一张画风完全迥异的贴纸,任它随意生发。

据记者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朋友们反映,他们眼之所见的一些外国茶吧或茶叶店,在文化融合这个课题上,做得相对细致入心。就拿Teavana举例,被星巴克收购前已在全美开出的300多家茶叶零售店,走进店中常能见到各种改造之后的东方元素,比如好像定禅打坐的僧人造型的logo,在产品上和墙壁装饰中印有“禅茶”“炼金术”等典型东方风情的词语,外形很日式但使用理念偏西式的茶壶等等。这样的品牌自带东方文化滤镜,看起来很东方,让大家觉得很新奇;但事实上产品本身不是纯粹的东方,不会导致消费者在使用时因为行为习惯的不同产生阻拒感。但遗憾的是,中国传统的茶庄茶馆是清一色的古色古香,不能说千篇一律但也是一脉相承,现代元素或其他文化标记并不多见。

也有人解释,说这可能和中国文化提倡的保守稳健的行事作风相关。当然,保守自有一番道理,对于特定的场合和人群,走精致路线的礼品茶、高端茶叶还是能赢得相应客户的认可。然而,积极健康的消费市场一定是以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圆心层层助推展开的,其中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偏好尤为值得关注。至少目前,从社会主流推崇的简约明快、时尚活泼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倾向看来,中国茶文化这种“佛系的保守”,不仅容易将己置于停滞之境地,更是让茶文化背后的茶产业经济陷于不利。

行业发展,文化先行。茶文化在作为一类中国特有文化的同时,更应当是行业的精神先锋。

如今,随着茶文化兴起,许多相关的产品和现象,如茶学班、茶艺培训课、茶服展示、茶空间雅聚等蓬勃而出。首先这是值得肯定的,这加速了茶文化的传播,也成功引起社会对茶产业的关注,尤为关键的是让大众从文化渐入从而加深对茶叶的认知,提高茶叶购买欲,切实惠泽了行业。但在此记者认为有两点格外需要留神:一是要提防企图从中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搅乱行业市场的伪茶人;二是要从贴近消费者需求的目的出发,与时俱进地推广,如果只顾自以为是地埋头努力,那结局唯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失落。(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