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水仙>武夷水仙鉴别>武夷水仙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品质特点?

武夷水仙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品质特点?

2019-03-29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武夷水仙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品质特点?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是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品种之一。水仙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一个名称,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种命名的。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

武夷山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逐使水仙品质更加优异,如今树冠高大叶宽而厚、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冲泡后香含兰花叶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叶底黄亮朱砂边,为武夷岩茶传统的珍品。

武夷水仙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叶端褶皱扭曲,好似蜻蜓头;叶片色泽青翠黄绿,油润而有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特征明显。冲泡后,汤色橙黄,深而鲜艳,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十分美观。鲜叶采摘标准及管理。

品质特点

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如果是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则是老枞水仙。

老枞水仙在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大径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有用+10
分享

“老枞水仙”、“老丛水仙”,到底应该怎么读?


原标题:【武夷茶知识频道】陈德华、罗盛财:到底是“老枞水仙”,还是“老丛水仙”?

 

在上一期的武夷茶知识频道中,刘宝顺老师为茶友们就“老丛水仙的丛味”、“丛味何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详解,茶友们总算得到解惑。然而问题源源不断,茶友的疑惑接踵而至,小微就问题中发声最多的“枞”与“丛”之说,采访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德华,以及著作《武夷岩茶名丛录》作者罗盛财,为茶友们再解“丛”之奥秘。

“老丛水仙”深受人爱,无人不晓,市面上更是无处不见,疑问的是,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多是“枞”而非“丛”,到底是“老枞水仙”,还是“老丛水仙”?我们首先来到罗盛财老师的住处,关于这个问题咨询到罗老师本人。

▲罗盛财

高级农艺师,武夷岩茶育种专家,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武夷山市农业局原党总支书记。

► 林总:

罗老师,对于“老枞水仙”与“老丛水仙”,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 罗盛财:

自始至终都没有“枞”字说法,这个在茶界是个基本的错误,对于涉茶常用字,我希望你们能传播最正确、最规范的用字以及词辨析。

► 罗盛财: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枞”(樅)乃双音字。一是读“cōng”,古书上指一种跟松、柏类似的树,指意“冷杉”;二是读“zōng”,原为安徽省一县名“枞阳”。由此可见,“枞”并无茶树之意。

而“丛”(叢)读“cóng”,意指密集生长的草木,如草丛、灌木丛、茶丛。武夷岩茶茶类系属灌木型、半乔木型(小乔木型),由此可见,无论是武夷四大名丛,新丛和老丛、丛味,还是单丛的“丛”,都只有“丛”之说。

于此,罗老师还为我们举例了2014年《福建茶叶》第五期期刊,张天福曾发表“涉茶常用字、词辨析及规范”一文,谈及武夷岩茶“丛”字的正确用字。

► 林总:

为何市面上都流传“老枞水仙”呢?

► 罗盛财:

有一种形而上学说法,“枞”有木字边,茶树本为木,故有一致性,而被约定俗成。但从严谨规范的角度看,“丛”字才是正确用字,古书古文,古人用字,无不是用“丛”(叢)字,我们应该尊重其本意。

“枞”何而来,我们就此还采访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德华老师。

▲ 陈德华

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 林总:

“枞”字的错误用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怎么被传开的?

► 陈德华:

这是个惯用字,从很久之前,人们无论是用字还是言语,习惯性地用“枞”,它追溯不到哪个具体时期开始的,就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约定俗成了。但从专业的字面上去讲究,“丛”字才是正确的。

► 林总:

“老枞水仙”的错误用字已经普遍化,老师觉得这会对武夷茶文化的正确传播有所影响吗?

► 陈德华:

对于涉茶常用字的基本错误,能传播最正确、最规范的用字以及武夷茶文化知识当然是最好的。

陈老的讲述只言片语,却句句在理,在谈及武夷岩茶的时候,陈老不禁聊起与姚月明姚老的过往,心系武夷情,一生都是武夷茶的守护者。

► 林总:

现如今,“丛”与“枞”已经通用,那么从经济角度看,老师有什么想说的呢?

► 陈德华:

这就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枞”已通用,或者更多服务于商业,无论如何,只要不要忽略茶本味就好...

陈老话落,顺手挠了自己的满头发白,抿嘴就笑开了,好似心满意足...非常地感谢此次陈德华老师和罗盛财老师为我们分享关于老丛水仙“丛”与“枞”的见解。

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武夷茶的奥秘吗?

什么是老枞水仙?老枞水仙“奇”旅


老枞水仙同武夷水仙和大红袍、武夷肉桂一起,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四大名枞之一,也是武夷岩茶的传统优质品种。老枞,顾名思义,树龄老,一般指生长50年以上。常见有正岩老枞水仙与高山老枞水仙,售价不下千元。

老枞水仙

老枞的外观条索较粗壮,呈油亮蛙皮青色。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滑润暗沙绿。香气浓郁,有一股很幽柔的兰花香,有的则带乳香和水仙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绿朱砂红边或红点,既“三红七绿”。

老枞水仙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足火岩茶口感请教! 虽然家在武夷山周边,但最近才迷上岩茶,经常上论坛看大家的品感,也在学院向各位前辈学习,知道了很多,也买过好多岩茶喝,有水仙,有肉桂,也有大红袍。但我喝起来怎么感觉都一样,没什么区别,肉桂没喝出高香,水仙也没喝出大家说的爽滑,红袍也差不多,只喝到了火味。刚开始以为是买到假茶差茶,所以最近买了点戏球名茶的足火水仙,看报道戏球茶也算很有名的了,可是昨天泡了喝,还是只有火味,一点大家描述的水仙特征都没喝到,太郁闷了。所以在这里向大家请教:

1、足火茶没有退火时是不是都只有火味,喝不出其他口感?也喝不出品种差别?

2、没有退火时是不是没有花香果香只有火香炭香?

3、足火茶要多久能退火?没退火能不能喝?如何看出有没退完火?谢谢大家了!

老枞水仙“奇”旅

近年来,随着老枞水仙的日益火热,究竟如何定义“枞味”一直困扰着广大荼友的心。在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陈郁榕看来,真正的枞味应该是木质香。为了让我们感受这种香气,她特意找来了两款特点明显的老枞水仙让我们品饮,其中一款老枞醇厚且独特的韵味,贯穿始终的腐叶气息仿佛引领饮者进入深山老林。大家纷纷对这款老枞的生长环境做出各种猜测,于是陈老师决定,带我们前往武夷山实地考察。

暮春时节,三个月的期待终于落地,一段关于奇特的老枞水仙之旅正式拉开序幕。陈老师带着我们一行人前往武夷山拜访这泡老枞水仙的主人,今年80岁高龄的老茶人陈鸿棉。

草木本有心

我们刚到陈老家楼下,就听到楼上传来洪亮的声音:“这不是我们家小陈嘛!”接着是一串爽朗的笑声。应声抬头的我们,看到有个老人家在天台。“是我来啦!”陈老师一边笑着应答一边带我们拾阶而上。

老人家的女儿陈容和女婿暨文富都在,大家坐在一起,边喝茶边听陈鸿棉老人把他和武夷茶的故事娓娓道来。

陈鸿棉出生在一个茶叶工头的家中,父亲曾经长期承包武夷山的茶山,武夷山第一个茶叶研究所的工头就是他的父亲,陈鸿棉因此很早就开始学茶。但天有不测风雨,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先后离世,此后便被寄养在堂哥家。

幼年的苦难并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越加坚强。他在堂哥管理的厂里积极学习做茶,也跟着武夷山泰斗式的审评师陈书省审评。他这一辈子都不抽烟,就是受了陈书省的影响。随着对茶的了解,成年后的他对茶更是如痴如醉,为了找到好的茶园,他常常只身进入深山之中,有时候在山中天黑错过了返程时间,他就把自己装进蛇皮袋里,睡到天明。

好学且善于思考的陈鸿棉在制茶生涯中不断挖掘好茶的成因,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茶园管理和制茶心得。他说:“茶叶看似平凡,但是关于它的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茶树是有生命的,你要用诚心对待它,尊重它的习性,它才会用最好的滋味回报你。做茶在我看来可以比作语文,数学有很多条条框框可循,你错了就是错了,但是语文没有,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有几个敢说自己都懂了?茶叶也是一样的。”

陈鸿棉认为好茶的首要条件便是生长环境。他很早就开始在山中寻觅,他认为四周被高山环绕,留一处开口的朝南“谷斗”型(即簸箕)最有利于茶叶的生长,而且周边的植被必须茂密,才能给茶树提供充足的漫射光。茶圣陆羽说茶树最宜“阳崖阴林”,指的就是这种朝阳山坡树荫底下。所以陈家的茶园都很分散,都是采用小面积种植的方式。陈鸿棉也从不修剪自家的茶树,这虽然极大地提高了采摘成本,但是滋味绝对优于修剪齐整的茶树。

如今家中做茶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慢慢移交到下一辈的人手中,但是耄耋之年的他到了茶季,每晚也都要盯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去安睡。“做茶一辈子,已经习惯了。做茶的秘诀在于看青做青,这当然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的事。特别是老枞水仙,因为树龄大,叶片薄而水分少,对导青和后期的发酵保水都有极大的讲究,往往就是细节没掌握好,一锅茶都废了。”

提到老枞水仙的滋味,陈鸿棉强调老枞的首要是木质香,然后是环境赋予的滋味,正岩的老枞水仙带着坑涧的味道。老枞水仙想要出枞味,一定要生长在土质层比较浅的环境。“老枞水仙树上往往会长“白菇”(当地土话,一种寄生植物),看上去好像很衰老的样子,就像我这样,上了一定年纪会有老人斑,树老了也会有斑。”说着老人家又笑起来,仿佛在打趣另一个老朋友。

近年来,老人的茶越来越被认可,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请他教茶,他还曾经受邀前往韩国讲学及考察韩国茶园。提及父亲各地教茶的经历,陈容回忆起他们在信阳的一段小故事。原来5年前,信阳当地曾有人找陈鸿棉前往,想用制信阳毛尖的茶树品种来做乌龙茶,由于当地采摘的茶叶是一芽一叶,用来制作乌龙难度极大。陈鸿棉便迅速调整思路,用自己过硬的技术做出让当地茶农非常满意的香气和滋味。陈容很佩服父亲当时的勇气和魄力,“真只有我父亲冒险这么去做。”

今年是陈鸿棉在信阳教茶的第五个年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培养出一批徒弟,让他们再去带领别人。对于陈鸿棉不远千里的免费传授,当地很多茶农很感恩,也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他回答道,希望你们下一代可以不用为别人打工。

一颗求真、善良的心,成就精益求精的好茶……

慧苑深处觅老枞

第二天早上9点半左右,暨文富开车把我们送到水帘洞景区的路口。陈容系好斗笠,提了一把刚磨了刃的柴刀,带我们朝章堂涧走去。

暮春的武夷山,阳光明媚,行走山涧,目之所及,皆是鲜嫩的翠绿,仿佛能掐出水来。茂盛的枝叶随意地把阳光裁剪成碎影,洒落溪涧,落满石径。踏着斑驳的光影,我们一路前行,随处可见依山势而植的茶枞。肥壮的茶芽早已探出了头,在蓝天的衬托下,与乌黑的山岩峭壁构成明丽的画幅。

20多分钟后,慧苑禅寺那标志性的灰墙黑瓦立在了眼前,慧苑坑到了。一般游客到此就止步了,然后经双悟桥去往流香涧、倒水坑、九龙窠一带。然而,对于我们的行程来说,这里才是真正的起点,因为陈家的茶园大部分在慧苑坑深处。

“慧苑就是岩茶核心区的‘全球通’,要到几个著名的山场,像牛栏坑、竹窠、鬼洞、走马楼等等,基本都绕不开慧苑。”陈容的比喻很贴切。在杂草与石砌的梯壁之间,露出了一条狭窄的土路,确切地说,这条羊肠小道是茶农踩出来的。

沿途的风景一路变换着,时而荫蔽幽深,时而开阔敞亮。最讨喜的就是时不时跳进视野的山花,橙红的杜鹃、雪白的刺花、鲜黄的蒲儿根、深紫的山紫藤……不断犒劳着我们的视觉和嗅觉,让人忘却了疲惫。

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走了1个多小时。当空的艳阳晒得脸颊有些发烫,山路也愈发陡峭起来,有些地段几乎不能叫作路,是接近于垂直的大岩石,完全要靠腿的力量把身体牵引上去。有人揶揄道,这才叫“爬山”。陈容说,所幸我们是在晴天上山,如果下雨,旁边的溪水就会漫出来,又湿又滑,很危险。这段路叫“天角”。

对于从小就跟着父亲做茶的陈容来说,这种路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三两步,轻轻松松地就上去了,就跟走在平地差不多。在茶季的时候,她一天最多可以走两个来回。

经过一小段汀步,视野就变得开阔起来。一座线条颇为柔和的山岩矗立于一片翠色中。“这座山头叫卢秀岩,过了这里,离我们家茶园就不远了。”走在最前面的陈容停了下来,用手揩了揩额头上的汗说。“我们就在这里稍微休息下再走吧。”

我们攀上一块平整的岩石坐下,旁边是一泓清澈的小潭。浓郁的草木气息与花香,时不时地随山风洇入鼻腔,顿觉神清气爽。陈容呷了两口水,和我们聊起了家里的茶园。

与武夷山许多做茶的人家不同,陈家的茶树多是不成片的,一枞一枞散落在山涧里的各种犄角旮旯。到了采茶的时候,这样的茶园可让采茶工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在茶叶统购统销时代,茶并没有现在所推崇备至的“山场”概念,全都是按照收购站的等级标准来定价,陈家明显很吃亏。“我爸种的茶非常分散,而且都是在很偏的地方,路难走,量又少,有的地方就只有几棵(茶树)。一季(茶)做下来,没卖几个钱。”当时,家人都很不理解陈鸿棉的作法,觉得这样吃力不讨好,“有时候甚至都想干脆不做(茶)了。”

“后来,我们也慢慢能理解我爸了。”陈容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大家继续前行。 “他是对的。”

我们此行的终点叫“黄挂岩”,也就是那款被陈郁榕形容为“有特殊香型”水仙的源头。从卢秀岩到黄挂岩,还有40多分钟的路程。沿路,我们经过一段很适合练胆的“鸟道”。这段路完全是从岩壁凿出来的,逼仄得仅容一个人通过,脚边就是10多米深的悬崖。

“如果挑茶青下山,走到这里,就要提起十分精神。一担茶青有百来斤重,要是再加上雨天,就很难走了。去年就有个采茶工不小心滑了一跤,跌了下去,辛辛苦苦采的青叶全丢了,还好人被下面的树勾住,才没事。为了避免危险再次发生,文富请人把路又凿宽了五六公分,会比以前好走些。”

听完这番话,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句诗:“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每一片茶都来之不易,唯有惜福才是。

我们如履薄冰地走完“鸟道”,又路过一片呈“宝瓶型”的茶园,进入一片葱茏的林地。林间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有些地方还长着密密的青苔,加之忽高忽低的地势,很容易打滑。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

感谢天公作美,一路的好天气让我们顺利地穿过林地,抵达黄挂岩。陈家的茶园就在黄挂岩下。黄挂岩,形如其名。“你们看,上面的岩壁像不像一件黄色的绸缎挂在那里?但是.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陈容指着茶园上方一面裸露的岩壁说。顺着陈容的指向,目及的岩壁凹凸起伏,确有绸缎褶皱的质感。

我们猫着腰,钻进茶园。一进来,就感到一股浓浓的潮湿又带着点草木朽烂的气息,扑面而来。茶园并不大,从地势上看,似乎是在一个山坳里,周遭都是蓊郁的林木。后来,陈鸿棉告诉我们,这片茶园的地形就是父亲说的类似“谷斗”的山型,三面封闭,一面开口。也就是说,进入茶园的通路为开口,往前、往两边都没有路可通。

园里栽植都是水仙,树龄都在60年以上,足足有一人多高。有些虬曲的树干上长满了一片片地衣、苔藓之类的寄生物,像老茧,又像瘢痕,一副饱经风霜的模样。树下的落叶很厚,冒着许多新生的杂草。

在陈鸿棉看来,老枞茶树,经年累月的生长,主根已经扎得很深,侧根也较为发达。因此,在锄草的时候,要十分注意,通常只除面上的草,而不能深锄。如果挖得太深,很容易伤到侧根,“等到明年,老枞很可能就不是老枞了,‘枞味’就没有了。”

茶园边的坡地上斜放着几株砍断的茶树,枝干上苔藓历历,我们的脚步不觉慢了下来。为何老枞要砍掉呢?陈容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说: “我们每年都要砍掉一些。茶树不是种得越多越密越好,多了太密会影响到水和肥料的吸收,进而影响到茶汤的厚度。”

钻到茶园背后,是一片茂密的林子,除了三五株茶树外,就无路可走了。我们在一条小溪流边上坐下,吃些干粮。溪水潺潺,伴着鸟鸣虫叫,汇成一首轻快的协奏曲。山间午后,深邃而幽静。

阳光,透过树杪,变得柔和。微风,时不时送来一阵阵杂糅着莒蒲和茶叶的清香。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当时陈老师对两款水仙的评语:“清则幽远,锐则浓长”。这是一种悠长的韵味。

细品陈家茶

那天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两款茶进行了多达12道的品鉴。两款在每一水的内质上都展现了丰富而饱满的口感,特别是带有“腐叶味”气息的那款,持久的厚度和谜一般的气息极其独特。陈老师一直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形容这种味道,我们最终只能以“奇特”来为它命名。也许陈容在茶山上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为这款茶做总结:“最后沉淀下来的是环境的味道”。

以下为陈老师对当天两款茶品鉴的简要报告。

花香老枞

干茶:条索壮结、色泽乌油润兼蜜黄、带宝色。

内质:一至五水,水中花香馥郁、棉长、细腻,滋味醇滑、甘鲜带骨鲠;六至十水,花香持久,滋味始终保持幽香棉长特点,气味清和甜爽带骨鲠。

叶底:叶底软亮、匀齐。

“奇特”老枞仙

干茶:条索壮结、色泽乌润带宝光。

内质:一至五水,水中兰花香奇特幽长、带腐叶气息,茶汤酽浓带骨鲠;六至十水,水中花香持久、水感奇特、棉柔、幽长,岩韵显,耐泡度强、滋味稳定,余味悠长。

叶底:柔软、匀齐、有光泽。

2015-6-18 19:52

武夷岩茶茶痴

没有权限看!

2015-6-18 20:48

x_uwei

1.没有退火的茶前两水火功味道会比较大,之后就没有了,好的足火茶在前两水火功过后,花果香会显现。足火茶的山场和工艺特征较明显,品种特征相对弱些。
2.没有退火的茶也会有花果香,只是会被火功香压住,表现不明显,火功过后香气则会显现,当然这是对有香气的岩茶而言,没有香气的,不管什么火功,还是没有香气。
3.退火时间因茶,因储藏条件而异。火功是否退,通过喝和闻都可以判断,只看则看不出。

2015-6-18 21:14

竹影

没有退火的茶,喝多了会上火,

2015-6-18 22:18

岩茶专家

2015-7-25 23:27

九头乌鸦

有空的话,把你买的岩茶发图晒晒看

你买的一般都是什么价位的,好的茶大部分价位会高一些的

你感觉都差不多,可能喝的都是一个档次的茶,所以都差不多

比如你喝的水仙有感觉有青苔味吗?

如没有或很淡,可能都是外山的水仙

可以试试南苑的老枞水仙,绝对可以让你感觉相见恨晚的

2015-9-9 20:45

emule2k

南苑肉桂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老枞水仙到还没有喝过

2015-4-21 22:49

逍遥郎

老枞水仙(Old fir Narcissus)

老枞水仙(Old fir Narcissus)作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四大名枞之一,武夷水仙和大红袍(dahongpao)、武夷肉桂(rougui)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是武夷岩茶的传统优质品种.武夷岩茶最核心的正岩区“三坑两涧”(三坑:大坑口、慧苑坑、牛栏坑;两涧:流香涧、悟源涧)生产的最佳.
老枞水仙茶叶叶质绵软,养生成份丰富,老枞水仙茶汤味极浓醇且厚重,汤水顺滑又兼具有陈年茶之味。老枞水仙为水仙茶中极品。水仙茶树品种属无性系、大叶、晚生种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一倍以上,叶质肥厚,适合复焙制作陈年茶。老枞水仙其条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老枞水仙香浓辛锐、清长,有独特的”兰花香”。

老枞水仙茶汤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呈橙黄色,叶底软亮,耐冲泡。 老枞水仙属小乔木型大叶类,所谓老枞,是指茶树树龄长,至少有二十年以上,有的甚至百年以上.外观条索较粗壮,呈油亮蛙皮青色.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滑润暗沙绿.香气浓郁,有一股很幽很柔的兰花香,有的则带乳香和水仙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绿朱砂红边或红点,既”三红七绿”。
老枞水仙茶树,一般达到70--80年以上,制作出来的成品茶枞味非常明显,茶汤厚实。老枞水仙味是特有的一种类似青苔的韵味,其特征较为明显。树龄较短的属于新枞水仙茶叶(通常把三十年以下的水仙茶树称新枞水仙)。“枞味”表现为树龄越老的水仙茶树,制作出来的成品茶老枞特征越为明显。老枞水仙茶叶的品质综合描述为: “厚,滑,甘,醇”。具体表现为成品茶冲泡后,浓稠,醇滑,回甘,喉韵明显, 回味持久.
Being one of the main varities of Wuyi Mountain rock teas, narcissus tea(Old fir Narcissus) belongs to asexual propagation, large-leaved, and late-matured tea series. Its leaf, which is fat and thick, is one time larger than that of others. Narcissus tea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at and strong leaves with black green and a little gemstone color, sharp and lasting orchid-like fragrance, pure, mellow, sweet and brisk taste, heavy deep orange yellow tea soap, brilliant and soft leaves with green inside and red around. The tea can be made many times for the same pot.narcissus old fir tree is a small big-leaf type, the so-called old fir, old tea plant is long, at least over 20 years, and some eve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ppearance of a stout cable, with oily skin green frogs. article cable bear a heavy guitar, distorted-leaf, green color lubricants reef. aroma of rich, you have a very very soft-orchids, while others are brought frankincense incense and narcissus. flavors to mellow gan, tangse clear orange, thick soft yedi huang liang, leaf green or red cinnabar red edge, not only the “three-seven green.”


老枞水仙(Old fir Narcissus)一般是指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在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制作工艺大致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武夷岩茶老枞水仙以吴三地老枞水仙最有名,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吴三地自然村的百年老枞在久负盛名,栽种着3000多株树径20厘米以上,树冠3米多高的百年老枞水仙,叶片大而肥厚,叶面油亮青绿,由于其特有的棕香味和青苔味,很受追捧.
武夷岩茶水仙(Wuyi Narcissus tea)系半乔木状,树势高大,自然生长树幅高5米左右,枝干直立,主干粗大,叶色浓绿富有光泽,叶面平滑富草质,叶肉特厚。制成的成品茶外形壮实匀整,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武夷水仙茶香气浓郁芳芬,颇似兰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即“三红七青”,足火水仙,水顺滑,较稠厚,喝去炭火香中带清凉感,回甘快。老枞水仙树龄长久,足火加工,韵味幽长,兰香明显,耐冲泡,汤色橙黄。有独特的老枞味.

闽北水仙茶原产于百余年前闽北之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一带. 水仙茶是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早在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事。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